梅塘烟雨 -...

1
梅塘烟雨 刊头题字:吴洪春 刊头题字:吴洪春 丹顶鹤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3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周湛军章芸芸 电话:88303591 写下这个题目,心情很复杂,我的真正 乡愁就是在这个叫梅塘的地方。前些年, 儿时的伙伴来京出差告诉我,梅塘村已经 在行政区划中没有了,撤村与以前的沈韩 村合并为沈杨村,我们小时候的那些自然 村落也没有了,乡里乡亲都已经搬进不同 的新建小区。 离开家乡已快40年了,这些年无论我 走到哪里,梅塘始终在我的心里,在我记忆 最深刻的地方。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 对她的情愫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孩提时,我的世界里只有梅塘,梅塘是 那么的美好。父母很忙,他们陪伴我的日 子不多,每到下雨天,不能出工,他们才把 时间全交给我,我也奢侈地享受着这快乐 的时光。常常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头枕在 妈妈的手臂上,听窗外的雨声,嘀嗒……嘀 嗒……一滴一滴像是美妙的音乐,伴着这 雨中的旋律,妈妈讲着她童年的故事。即 使是妈妈抱着我睡着了,也能听到妈妈那 无声的爱,无字的歌。妈妈讲的故事总是 那么动人,那么扣人心弦,它伴随我走南闯 北,终将走过一生。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游 戏,就是妈妈陪我跑雨,就是在绵密的细雨 中和妈妈“藏猫猫”。每次跑雨浑身湿透, 那种快活无与伦比。无论到何时,梅塘的 岁月是永恒的,不管她现在和将来,在现实 中在与不在,我心中的梅塘和她的点点滴 滴,还有那些烟雨中的故事,都已经化在了 血脉里。 儿时的梅塘不大,方圆就是那几公里, 有八个生产队,东邻西塘河,西靠沈韩(那 时叫合力),北边紧挨近湖的塘桥,南面应 该与洪夏接壤。这里田块整齐,沟渠交错, 纵横几条弯弯的小河穿越其中,烟雨绵绵 里四季分明,炊烟袅袅中人们过着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恬静、安宁、祥 和,日子虽不富有,但都很幸福,人与人,户 与户之间也非常友善,整个乡村很和谐。 我们的家属于二队,老家的房子在胡家屯 的最南面,背靠着隆起的大大土墩,房屋后 还有一个水塘,房子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 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听四季流淌的水 声。小时候我只觉得家里的房子不像人家 在庄子的中间一家挨着一家好,我们家有 些偏安一隅,到了天黑,冷冷清清的,父母 收工晚了,独生子的我一个人在家里老是 害怕。因为前面开阔地里还有老祖宗的坟 墓,我不听话时,父母常常用鬼故事吓唬 我,他们不在家时,我一个人不敢待在自家 里,就到后边的伯叔家,和堂兄堂妹们一起 做作业。 二队的人本身就比梅塘其他生产队的 人更老实更本分。我住的这个屯子主要有 两大姓人家,一个是我们赵家,一个是胡 家。这个屯子高出平地很多,听说原来是 一座寺庵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寺庵被 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赵姓和胡姓人家 搬迁于此。听长辈们说,我们这些人家是 从苏州的阊门迁徙而来。每家每户至今还 传承着老苏州人的一些习惯,这些能从我 们两大姓人家的家风、家学、家道、家训中 得以印证。家庭的布置、家具摆设都很有 讲究,待人接物那些礼数也较多,家里人都 有些文化底蕴,儒雅温和,很有教养,都喜 欢舞文弄墨。在我童年生活中,家庭中有 两个人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他们就是我 人生的启蒙老师。 一个是我的亲六叔。听奶奶讲,六叔 纯属一个意外,奶奶本已经生了“五男二 女”,根本就没想再要孩子,偏偏在她老人 家快五十岁的时候又生下了六叔。六叔比 五叔小近十岁,他的到来,打乱了这个家庭 的节奏。老来得子也算个喜事,因此,六叔 在这个家里成了掌中宝,哥哥姐姐们都比 他大很多,他备受宠爱。由于家里的长辈、 小辈都惯着他、宠着他,什么事都由着他, 六叔这个“小老伙”生性随意,无拘无束,用 现在人的说法就是很任性。他爱读书,家 里所有的活都不让他干,什么事都让着他, 读书读到他自己不想读为止,十七八岁还 留着个大辫子,俨然就是家里的“大秀才”, 直到他结婚了还在读书。六叔的聪明才 智、满腹经纶一辈子也没有派上用场,按他 的水平和能力混个一官半职或者当个老师 不成问题,但偏偏命运不济,最后还是一个 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与他任性的性格有很 大的关系。几年前,我和六叔有一次促膝 长谈,问他后悔吗?他非常坚决地回答我, 不后悔!唯一后悔的是小的时候他受宠没 有干过农活,20多岁作为劳动力,处处从 头学起,常常拖人后腿,在他认为这是很丢 人现眼的事。 但六叔的学问对我还是发挥了很大的 作用。结婚好几年没有生孩子,他把我视 如自己的孩子,对我的喜欢有时候超越了 父母的爱,只要是见到我就又亲又抱,高高 举过头顶,我生病了,他会放下一切,陪着 我父母给我问诊。平日里,他只要一有空 就带着我,给我讲故事,把他学到的“四书 五经”、古典名著、历史知识,一股脑儿地讲 给我听。他看过不少闲书,记得那时候,我 天天受他熏陶,他由头至尾地给我讲《三国 演义》《水浒传》,特别是楚汉相争的那些 事,刘邦、项羽、韩信之间的恩恩怨怨,他能 如数家珍。那时每天吃完晚饭,他就会来 到我家的院子里,尤其是夏天纳凉的时候, 六叔都会给我讲上两三个小时的故事。每 每讲起故事来,六叔手拿蒲扇,摇头晃脑, 绘声绘色,身临其境,讲得特别吸引人,仿 佛把我带到历史的场景里,总让我如痴如 醉。即便听众永远是我一个人,他也不厌 其烦。后来六婶生了堂弟,六叔给我讲故 事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因为上小学了,生 活起居有了规律,慢慢很少再能听到六叔 讲的故事了。 还有一位就是我的胡姓大表伯伯。表 伯这人很“怪”,在我看来有“味道”,他始终 就是一副“老师爷”的形象,整天穿着长袍 马褂,清瘦的脸上皱纹一道又一道,他天庭 饱满,额头光亮,下巴下面的那撮长长尖尖 的胡须就是他的命根子,每天都会梳理得 很别致,他在思考问题和得意的时候,都会 自然不自然地捋一捋他的那把胡须。高兴 起来,他也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摸摸他那 心爱的胡须,不苟言笑的表伯在我们玩弄 他的胡须时,会哈哈大笑。儿时听大人说, 他从小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栋梁之材,参 加过多次科举考试,最终还是名落孙山,他 的学问是从私塾先生那学来的,完全受的 是封建礼教的教育,他有一手好字,文章了 得,乡里乡亲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一定把他 请上,所有的策划安排、文案起草、座次排 位等他一人全包了,每家每户的春联,给远 方的亲人写个信什么的,都是他的事。只 要请到他,总会一丝不苟,把事做得滴水不 漏。 之所以乡亲们说他“怪”,他的一言一 行,似乎与当代人格格不入,说话慢条斯 理,满口之乎者也,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迂 腐气息,总让人透不过气来,所以乡亲们对 他总是另眼看待,既尊敬他这位“老先生”, 又嫌他太“酸”,他自己也常常满腹委屈,老 有“秀才遇到兵”的尴尬。特别是他在和别 人争执、吵起来的时候,常常是自己急得直 跺脚,说不出话来,直呼“非也,非也!”“无 礼,无礼!”“成何体统!”“我不和你们这些 鲁莽之辈言之!”最后自己在那生闷气。我 父亲从不惹这位表伯,很多时候站在表伯 这边,尽自己的能力维护着表伯,表伯也知 感恩,父亲越维护他,他就越对我好。 表伯一身学问,可家里的六个孩子大 都没有传表伯的代,只有一个最小的女儿, 我叫她四姐,学习成绩非常好,四姐比我大 八九岁,表伯教她学习时,一定会把我叫过 去,手把手地教我俩。另外,表伯还给我加 了一门课,就是跟他写大字,表伯的楷书写 得十分了得,他写出的字,不知道的人,还 以为是活字印刷出来的,一笔一画,十分有 范儿。表伯还把他珍藏多年的柳公权《玄 秘塔碑》帖送给我,让我好好练习。每每练 习时,他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及时指导纠 正。那时我才五六岁,坐不住,手腕的力量 也不足,笔画总是写不到位,表伯就让我停 下来,从起笔、收笔、旋腕,一个动作一个动 作地教。表伯常给我说,一个真正的男人 必须要有本事,才能行稳致远。要练就“一 手好字,一肚子墨水”,再加上“一表人才, 一副好马样”,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我当 时似懂非懂,直到后来慢慢长大了,才明白 表伯说的意思。他所说的一手好字,就是 一定要把字写好,这是一个人的门面,也是 敲门砖,字写好了,才容易被人发现,显露 出来;一肚子墨水就是要把文章写好,写好 文章就能有饭碗了,笔杆子硬才可以行走 天下;一表人才顾名思义,很好理解; “一副 好马样”就是有教养、有学养、做人做事得 体,懂得分寸,不出格。 跟随表伯学习的那段日子,我真正理 解了他,一般事他不会跟人计较,即使他和 别人争吵,也不会真正动气和伤心,只有一 件事让他伤透心,就是他最宠的小女儿,我 四姐婚姻的事。四姐与她的表哥定了娃娃 亲,他们两小无猜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在 高中还是同学,比学赶帮,被传为一段佳 话。四姐学习成绩好是出了名的,家人和 老师对她都寄予厚望,正常情况下,四姐考 上大学应不成问题,可是偏偏四姐考试时 发烧,烧糊涂了,没有考好,大学没考上,只 能当个代课老师。到了她结婚的年龄,我 国颁布一部新的婚姻法,因表兄妹有血缘 关系,他们不能结婚。她和表哥虽然有情, 十分相爱,但最终还是不能成为眷属。本 来没有考上大学就很失意,这突如其来的 变故,对四姐来说打击很大,一时转不过弯 来,极度消沉。表伯看到四姐的样子很是 心疼,他也想不通,这件事在过了多少年后 他仍然走不出来。 在中国农村,各地的差异较大,每个地 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乡风民俗、人文特色。梅 塘村地处里下河地区,先民们多半是从外地 移民而来。里下河地区的前世今生离不开 水,从梅塘的名称中就可以见端倪,在沧海 桑田的变迁中,古黄海浅海湾演化成的淡 水湖泊,是这里的原始状态,这里以前是一 片湖荡区,雨水充足,整日烟雨绵绵,先民 们找到了这块垛地栖息而生,注定了他们 平和、温婉、细腻、友善、仁爱、好学、上进的 性格特征。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梅塘村 几乎没有人犯过罪,在这里很少听说有什 么偷鸡摸狗的事,即使是在那粮食极为缺 乏的年代,也没有发生过盗窃现象。许多 人家,人离开家,门也不会上锁,家里上锁 是在乡村通了公路后,对外交往多起来,人 员流动比较频繁,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不能 不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个现象,一直是 我关注的,多次试图找到答案,也许从我儿 时上学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梅塘人非常注重尊师重教、家学传承, 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独到之处。不管时 代如何变迁,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十分 严格,做好人、守好道,再穷也要有节操,绝 不做出格出道的事,是这里主要的乡风民 俗。学校教育也是如此,非常重视德方面 的教育和人格基础教育。我的小学是在当 时的三队,一个叫杨家沟的庄子上,这里住 户多,人口比较集中,说是小学,其实就是 几间房子一块操场,全校只有一个老师,一 至五年级都他一个人教,同学们都在一个 教室里,老师给一年级上完课就给二年级 上,依次类推,上哪个年级课时,哪个年级 的同学就听讲,其他年级的同学就做作 业。我的老师叫吕成,高作人,他高高大大 的个子,白白净净,我们都在背地里称他 “白面书生”,他说话有点阜宁腔,开始听着 不习惯,个别字听不懂,后来听顺了也就没 了障碍。老师是吃“公家粮”的,他在我们 心中很高大,很神圣,绝对是那种一言九鼎 的人。老师那时吃“百家饭”,我们学生家 每人管他一天的吃饭问题,这样长年轮流 着。老师到家吃饭家长们都很重视,一来 也算是家访,二来我们也可以跟着改善一 下伙食。为了他的到来,每家都把平时舍 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他,家家都是发 自内心地对他尊重。当然在每个父母心中 孩子就是天,天大的事也抵不过孩子的事, 望子成龙,都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好一 点。其实对我们学生而言,老师到家里来, 还是很害怕的,因为在老师和家长交流时, 生怕把在学校里表现不好的一面告诉家 长,这样在老师走后免不了会被“收拾”。 有一次,我因外婆过 60 大寿,旷了半天课, 把老师气坏了,在我返回课堂的那一天,他 把我叫上讲台,让我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讲 为什么要无故旷课。我开始很不服气,跟 老师振振有词,老师更加生气,让我好好反 思。并教育我要处理好尽孝与学习的关 系,告诫我学生要以学习为重,其他事即使 再重要,也要以学习为本。一个学生不请 假,无故旷课,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是无法 容忍的,守纪律、讲诚信是一个人的底线。 这件事,老师到我家家访时也作为重点问 题,向我父母做了通报,还给我父母立了规 矩。当时,我还觉得很委屈,但正是老师的 这次上纲上线,给我和我父母一次教训,让 我养成了守时守纪守规的好习惯,这影响 我的一生,教会我应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当时梅塘村还有一所小学在大孙庄, 那个小学的规模比我们这个大得多,老师 也多。因为大孙庄的名气大,尊师重教是 出了名的。大孙庄人才辈出,精英荟萃,先 后出过一百五十二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如 明代进士、兵部户科给事中孙榘,清廷文学 侍臣、顺治十五年戊戌科榜眼孙一致,清末 举人、教育家孙大鹏等都是从这个庄子走 出去的。大孙庄小学的前身就是当年孙大 鹏做官后为家乡创办的。在这里我要特别 讲一讲孙一致的故事,清朝顺治十五年 (1658 年),这年是戊戌科,头场《四书》题 3 道,第一次由皇上亲自命题,孙一致中了榜 眼,其后来官至侍读学士,他的情操世人有 目共睹,诗文也受后人推崇,所著的《世耕 堂诗集》二卷,被南京图书馆珍藏,他的书 法和篆刻也颇有造诣,确见非凡。 后来,孙杨小学和大孙庄小学合并成 梅塘学校,也许我还有被大孙庄文化根脉 的影响,很小的时候竟然迷上了文学,尤其 对诗词的爱好,到了痴迷的状态,15岁那 年就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我的处女 作,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做了统一规划, 让村民们集中居住,在村子的正中间挖了 一条小河,贯通南北,那些原本零散的村庄 被集中起来,大部分村民聚集到这条河的 两岸边。两所小学合并后的校址就选在这 条小河的中间位置,这样兼顾了各生产队 的孩子们上学都不用跑太远的路。自从有 了这条小河,村里的气象也发生很大变化, 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变化是惊人的。 1991 年,我读大学,军校即将毕业,在人民 日报实习的时候回乡做过一次调查,当时 的梅塘村就已有 40 多名学生考上大中专 院校,在当时已是很不简单的事了。后来 我把这个现象写成一篇文章,叫《望盛河畔 喜与忧》,在当年人民日报举办的“首届大 学生寒假见闻征文”获得了一等奖。这次 回乡走访,让我刻骨铭心,至今仍记忆犹 新,那些人那些事总也无法忘记。 一个父亲见前后邻居家的孩子纷纷考 上了大学,自己的孩子却松松垮垮,对学习 不感兴趣,成绩老是上不去,多次教育仍不 见效果,情急之下,这位父亲把 10 岁的孩 子带到田头,挖了一担泥让孩子挑。孩子 憋得脸红脖子粗,怎么也挑不动,十分无 助,“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这时这位父 亲教育孩子说:“种田苦吧?”孩子回答: “苦。”“知道苦就好,知道苦就好好念书。” 孩子懂了父亲的苦心,一下子顿悟了,从此 专心学习,一直到考上大学学习成绩都是 班上第一名。要知道,孩子能够考上大学, 父母付出了多少艰辛,这些年他的父母靠 养猪、做小买卖,冬天卖香烟,春天卖树苗, 夏天卖西瓜,秋天卖豆腐干,在走村串巷卖 东西时还兼收鹅毛、鸭毛,不分白天黑夜地 奔波。也许这就是梅塘人的一种精神,一 种韧性,是这种精神和韧性让他们得到了 回报。 如今,梅塘这个名字已渐行渐远,她最 终也许只能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一代人两 代人过后,或将只在历史的谱册中才能找 到她的名字。但这里所沉淀的精神和人本 文化,不能因为自然村落的消失而失传。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吧!群居社会 最终形成的那些默契和独特的人文现象, 不是一代人或两代人就能够造就出来的, 它需要多年积累和长期积淀。世界是运动 的,人们的迁徙也从未停歇,中国作为农耕 文明的大国,几千年来,人们渴望、追求安 定宜居的环境从未改变。历史前进的步伐 谁也无法阻挡,每个人只有融进社会发展 的洪流中,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每 个人的乡愁不会相同,留住乡愁,留住心中 的那份美好是共同的。让乡村的记忆在社 会的发展中永续下来,这是每个人都需要 思考的问题。聪明的领导者,在主政一方 时,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作为自己努力工作和追求的目标, 政绩才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他们才会得 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的家乡盐城市 委、建湖县委领导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建设, 他们在江苏省委的指导下,着眼于美丽乡 村建设,针对农村发展中长期遗留的一些 问题,想方设法,破解难题,统筹城乡建设, 在充分吸取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 的实际,亲力亲为精心谋划乡村发展的新 模式,探索并找到一条最适合本地农村发 展和乡居文化的好路子,让老百姓在乡村 的记忆中,不忘传统,不丢特色,来提升生 活的品质。 眼前的一切,让我这个也算见过世面 的人,在没有经过眼见为实之前是难以想 象的,不得不佩服当地领导,他们带着责 任、带着情怀做工作,问计于民,服务于 民。我所见的几个新建村,浑然天成,各具 特色,每个村的文化主题不同,除保留原有 一些村的乡情风貌,还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把水乡群居文化发挥到极致。难怪有人对 我说,你的家乡现在建设得很美,应该把盐 城和建湖的乡村建设经验好好宣传推广, 这里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样板, 应该让全国各地来学习。 在一片片长满水稻和荷叶的绿浪中, 一排排粉墙黛瓦的两三层楼群,错落有致, 镶嵌在精心打造的绿色园区里,每个园区 都依河而建,充满人文气息,每一处都是那 么精致,恰到好处,一步一景一幅画,一草 一木总相宜。在这里随处可见苏北水乡文 化的历史积淀,丝毫也觉不出它是刚刚新 建的小区。这与我在欧美最发达国家看到 的景象几乎没有区别,这样的“大手笔”,着 实让我兴奋不已。好奇心让我走进一些农 家,在和乡亲们聊天时,从他们脸上绽放的 笑容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指 数和感恩之情。他们告诉我,“如今自己的 家乡建设得这么美好,多亏了各级领导的 正确决策和关心关爱。”他们还告诉我,“盐 城和建湖的领导都曾悄悄来到我们村子里 待了半天,走访不少家,对我们的生活、小 区选址、房屋的样式、房间的结构、每一套 住房的功能都了解询问,他们是带着感情 在为乡亲们做事,没有他们的用心,我们哪 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每家每户过得这样 幸福!”“你看看我们家漂亮吧,我们现在居 住的环境,城里人都羡慕!” 本来我对儿时乡村的消失,还有几分遗 憾和惆怅,如今现场目睹了乡亲们的生活状 况,多了几分欣慰。我原本的担心都是多余 的,梅塘的烟雨已经飘洒在每一个新建的农 村小区中,我那不尽的乡愁,如今在建湖随 处可以找到。那个属于梅塘的往事,虽然正 离我们远去,可这千百年来形成的乡村文化 习俗和血脉正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Transcript of 梅塘烟雨 -...

  • 梅塘烟雨

    □赵安华

    刊头题字:吴洪春刊头题字:吴洪春

    丹顶鹤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3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责任编辑:周湛军 章芸芸 电话:88303591

    写下这个题目,心情很复杂,我的真正乡愁就是在这个叫梅塘的地方。前些年,儿时的伙伴来京出差告诉我,梅塘村已经在行政区划中没有了,撤村与以前的沈韩村合并为沈杨村,我们小时候的那些自然村落也没有了,乡里乡亲都已经搬进不同的新建小区。

    离开家乡已快40年了,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梅塘始终在我的心里,在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她的情愫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一孩提时,我的世界里只有梅塘,梅塘是

    那么的美好。父母很忙,他们陪伴我的日子不多,每到下雨天,不能出工,他们才把时间全交给我,我也奢侈地享受着这快乐的时光。常常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头枕在妈妈的手臂上,听窗外的雨声,嘀嗒……嘀嗒……一滴一滴像是美妙的音乐,伴着这雨中的旋律,妈妈讲着她童年的故事。即使是妈妈抱着我睡着了,也能听到妈妈那无声的爱,无字的歌。妈妈讲的故事总是那么动人,那么扣人心弦,它伴随我走南闯北,终将走过一生。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妈妈陪我跑雨,就是在绵密的细雨中和妈妈“藏猫猫”。每次跑雨浑身湿透,那种快活无与伦比。无论到何时,梅塘的岁月是永恒的,不管她现在和将来,在现实中在与不在,我心中的梅塘和她的点点滴滴,还有那些烟雨中的故事,都已经化在了血脉里。

    儿时的梅塘不大,方圆就是那几公里,有八个生产队,东邻西塘河,西靠沈韩(那时叫合力),北边紧挨近湖的塘桥,南面应该与洪夏接壤。这里田块整齐,沟渠交错,纵横几条弯弯的小河穿越其中,烟雨绵绵里四季分明,炊烟袅袅中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恬静、安宁、祥和,日子虽不富有,但都很幸福,人与人,户与户之间也非常友善,整个乡村很和谐。我们的家属于二队,老家的房子在胡家屯的最南面,背靠着隆起的大大土墩,房屋后还有一个水塘,房子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听四季流淌的水声。小时候我只觉得家里的房子不像人家在庄子的中间一家挨着一家好,我们家有些偏安一隅,到了天黑,冷冷清清的,父母收工晚了,独生子的我一个人在家里老是害怕。因为前面开阔地里还有老祖宗的坟墓,我不听话时,父母常常用鬼故事吓唬我,他们不在家时,我一个人不敢待在自家里,就到后边的伯叔家,和堂兄堂妹们一起做作业。

    二队的人本身就比梅塘其他生产队的人更老实更本分。我住的这个屯子主要有两大姓人家,一个是我们赵家,一个是胡家。这个屯子高出平地很多,听说原来是一座寺庵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寺庵被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赵姓和胡姓人家搬迁于此。听长辈们说,我们这些人家是从苏州的阊门迁徙而来。每家每户至今还传承着老苏州人的一些习惯,这些能从我们两大姓人家的家风、家学、家道、家训中得以印证。家庭的布置、家具摆设都很有讲究,待人接物那些礼数也较多,家里人都有些文化底蕴,儒雅温和,很有教养,都喜欢舞文弄墨。在我童年生活中,家庭中有两个人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

    一个是我的亲六叔。听奶奶讲,六叔

    纯属一个意外,奶奶本已经生了“五男二女”,根本就没想再要孩子,偏偏在她老人家快五十岁的时候又生下了六叔。六叔比五叔小近十岁,他的到来,打乱了这个家庭的节奏。老来得子也算个喜事,因此,六叔在这个家里成了掌中宝,哥哥姐姐们都比他大很多,他备受宠爱。由于家里的长辈、小辈都惯着他、宠着他,什么事都由着他,六叔这个“小老伙”生性随意,无拘无束,用现在人的说法就是很任性。他爱读书,家里所有的活都不让他干,什么事都让着他,读书读到他自己不想读为止,十七八岁还留着个大辫子,俨然就是家里的“大秀才”,直到他结婚了还在读书。六叔的聪明才智、满腹经纶一辈子也没有派上用场,按他的水平和能力混个一官半职或者当个老师不成问题,但偏偏命运不济,最后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与他任性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几年前,我和六叔有一次促膝长谈,问他后悔吗?他非常坚决地回答我,不后悔!唯一后悔的是小的时候他受宠没有干过农活,20 多岁作为劳动力,处处从头学起,常常拖人后腿,在他认为这是很丢人现眼的事。

    但六叔的学问对我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结婚好几年没有生孩子,他把我视如自己的孩子,对我的喜欢有时候超越了父母的爱,只要是见到我就又亲又抱,高高举过头顶,我生病了,他会放下一切,陪着我父母给我问诊。平日里,他只要一有空就带着我,给我讲故事,把他学到的“四书五经”、古典名著、历史知识,一股脑儿地讲给我听。他看过不少闲书,记得那时候,我天天受他熏陶,他由头至尾地给我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特别是楚汉相争的那些事,刘邦、项羽、韩信之间的恩恩怨怨,他能如数家珍。那时每天吃完晚饭,他就会来到我家的院子里,尤其是夏天纳凉的时候,六叔都会给我讲上两三个小时的故事。每每讲起故事来,六叔手拿蒲扇,摇头晃脑,绘声绘色,身临其境,讲得特别吸引人,仿佛把我带到历史的场景里,总让我如痴如醉。即便听众永远是我一个人,他也不厌其烦。后来六婶生了堂弟,六叔给我讲故事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因为上小学了,生活起居有了规律,慢慢很少再能听到六叔讲的故事了。

    还有一位就是我的胡姓大表伯伯。表伯这人很“怪”,在我看来有“味道”,他始终就是一副“老师爷”的形象,整天穿着长袍马褂,清瘦的脸上皱纹一道又一道,他天庭饱满,额头光亮,下巴下面的那撮长长尖尖的胡须就是他的命根子,每天都会梳理得很别致,他在思考问题和得意的时候,都会自然不自然地捋一捋他的那把胡须。高兴起来,他也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摸摸他那心爱的胡须,不苟言笑的表伯在我们玩弄他的胡须时,会哈哈大笑。儿时听大人说,他从小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栋梁之材,参加过多次科举考试,最终还是名落孙山,他的学问是从私塾先生那学来的,完全受的是封建礼教的教育,他有一手好字,文章了得,乡里乡亲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一定把他请上,所有的策划安排、文案起草、座次排位等他一人全包了,每家每户的春联,给远方的亲人写个信什么的,都是他的事。只要请到他,总会一丝不苟,把事做得滴水不漏。

    之所以乡亲们说他“怪”,他的一言一行,似乎与当代人格格不入,说话慢条斯理,满口之乎者也,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迂腐气息,总让人透不过气来,所以乡亲们对他总是另眼看待,既尊敬他这位“老先生”,又嫌他太“酸”,他自己也常常满腹委屈,老有“秀才遇到兵”的尴尬。特别是他在和别人争执、吵起来的时候,常常是自己急得直跺脚,说不出话来,直呼“非也,非也!”“无礼,无礼!”“成何体统!”“我不和你们这些鲁莽之辈言之!”最后自己在那生闷气。我父亲从不惹这位表伯,很多时候站在表伯这边,尽自己的能力维护着表伯,表伯也知感恩,父亲越维护他,他就越对我好。

    表伯一身学问,可家里的六个孩子大都没有传表伯的代,只有一个最小的女儿,我叫她四姐,学习成绩非常好,四姐比我大八九岁,表伯教她学习时,一定会把我叫过

    去,手把手地教我俩。另外,表伯还给我加了一门课,就是跟他写大字,表伯的楷书写得十分了得,他写出的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活字印刷出来的,一笔一画,十分有范儿。表伯还把他珍藏多年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帖送给我,让我好好练习。每每练习时,他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及时指导纠正。那时我才五六岁,坐不住,手腕的力量也不足,笔画总是写不到位,表伯就让我停下来,从起笔、收笔、旋腕,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表伯常给我说,一个真正的男人必须要有本事,才能行稳致远。要练就“一手好字,一肚子墨水”,再加上“一表人才,一副好马样”,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我当时似懂非懂,直到后来慢慢长大了,才明白表伯说的意思。他所说的一手好字,就是一定要把字写好,这是一个人的门面,也是敲门砖,字写好了,才容易被人发现,显露出来;一肚子墨水就是要把文章写好,写好文章就能有饭碗了,笔杆子硬才可以行走天下;一表人才顾名思义,很好理解;“一副好马样”就是有教养、有学养、做人做事得体,懂得分寸,不出格。

    跟随表伯学习的那段日子,我真正理解了他,一般事他不会跟人计较,即使他和别人争吵,也不会真正动气和伤心,只有一件事让他伤透心,就是他最宠的小女儿,我四姐婚姻的事。四姐与她的表哥定了娃娃亲,他们两小无猜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在高中还是同学,比学赶帮,被传为一段佳话。四姐学习成绩好是出了名的,家人和老师对她都寄予厚望,正常情况下,四姐考上大学应不成问题,可是偏偏四姐考试时发烧,烧糊涂了,没有考好,大学没考上,只能当个代课老师。到了她结婚的年龄,我国颁布一部新的婚姻法,因表兄妹有血缘关系,他们不能结婚。她和表哥虽然有情,十分相爱,但最终还是不能成为眷属。本来没有考上大学就很失意,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四姐来说打击很大,一时转不过弯来,极度消沉。表伯看到四姐的样子很是心疼,他也想不通,这件事在过了多少年后他仍然走不出来。

    二在中国农村,各地的差异较大,每个地

    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乡风民俗、人文特色。梅塘村地处里下河地区,先民们多半是从外地移民而来。里下河地区的前世今生离不开水,从梅塘的名称中就可以见端倪,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古黄海浅海湾演化成的淡水湖泊,是这里的原始状态,这里以前是一片湖荡区,雨水充足,整日烟雨绵绵,先民们找到了这块垛地栖息而生,注定了他们平和、温婉、细腻、友善、仁爱、好学、上进的性格特征。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梅塘村几乎没有人犯过罪,在这里很少听说有什么偷鸡摸狗的事,即使是在那粮食极为缺乏的年代,也没有发生过盗窃现象。许多人家,人离开家,门也不会上锁,家里上锁是在乡村通了公路后,对外交往多起来,人员流动比较频繁,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个现象,一直是我关注的,多次试图找到答案,也许从我儿时上学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梅塘人非常注重尊师重教、家学传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独到之处。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做好人、守好道,再穷也要有节操,绝不做出格出道的事,是这里主要的乡风民俗。学校教育也是如此,非常重视德方面的教育和人格基础教育。我的小学是在当时的三队,一个叫杨家沟的庄子上,这里住户多,人口比较集中,说是小学,其实就是几间房子一块操场,全校只有一个老师,一至五年级都他一个人教,同学们都在一个教室里,老师给一年级上完课就给二年级上,依次类推,上哪个年级课时,哪个年级的同学就听讲,其他年级的同学就做作业。我的老师叫吕成,高作人,他高高大大的个子,白白净净,我们都在背地里称他

    “白面书生”,他说话有点阜宁腔,开始听着不习惯,个别字听不懂,后来听顺了也就没了障碍。老师是吃“公家粮”的,他在我们

    心中很高大,很神圣,绝对是那种一言九鼎的人。老师那时吃“百家饭”,我们学生家每人管他一天的吃饭问题,这样长年轮流着。老师到家吃饭家长们都很重视,一来也算是家访,二来我们也可以跟着改善一下伙食。为了他的到来,每家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他,家家都是发自内心地对他尊重。当然在每个父母心中孩子就是天,天大的事也抵不过孩子的事,望子成龙,都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好一点。其实对我们学生而言,老师到家里来,还是很害怕的,因为在老师和家长交流时,生怕把在学校里表现不好的一面告诉家长,这样在老师走后免不了会被“收拾”。有一次,我因外婆过60大寿,旷了半天课,把老师气坏了,在我返回课堂的那一天,他把我叫上讲台,让我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讲为什么要无故旷课。我开始很不服气,跟老师振振有词,老师更加生气,让我好好反思。并教育我要处理好尽孝与学习的关系,告诫我学生要以学习为重,其他事即使再重要,也要以学习为本。一个学生不请假,无故旷课,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是无法容忍的,守纪律、讲诚信是一个人的底线。这件事,老师到我家家访时也作为重点问题,向我父母做了通报,还给我父母立了规矩。当时,我还觉得很委屈,但正是老师的这次上纲上线,给我和我父母一次教训,让我养成了守时守纪守规的好习惯,这影响我的一生,教会我应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当时梅塘村还有一所小学在大孙庄,那个小学的规模比我们这个大得多,老师也多。因为大孙庄的名气大,尊师重教是出了名的。大孙庄人才辈出,精英荟萃,先后出过一百五十二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明代进士、兵部户科给事中孙榘,清廷文学侍臣、顺治十五年戊戌科榜眼孙一致,清末举人、教育家孙大鹏等都是从这个庄子走出去的。大孙庄小学的前身就是当年孙大鹏做官后为家乡创办的。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讲孙一致的故事,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这年是戊戌科,头场《四书》题3道,第一次由皇上亲自命题,孙一致中了榜眼,其后来官至侍读学士,他的情操世人有目共睹,诗文也受后人推崇,所著的《世耕堂诗集》二卷,被南京图书馆珍藏,他的书法和篆刻也颇有造诣,确见非凡。

    后来,孙杨小学和大孙庄小学合并成梅塘学校,也许我还有被大孙庄文化根脉的影响,很小的时候竟然迷上了文学,尤其对诗词的爱好,到了痴迷的状态,15 岁那年就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我的处女作,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做了统一规划,让村民们集中居住,在村子的正中间挖了一条小河,贯通南北,那些原本零散的村庄被集中起来,大部分村民聚集到这条河的两岸边。两所小学合并后的校址就选在这条小河的中间位置,这样兼顾了各生产队的孩子们上学都不用跑太远的路。自从有了这条小河,村里的气象也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变化是惊人的。1991年,我读大学,军校即将毕业,在人民日报实习的时候回乡做过一次调查,当时的梅塘村就已有40 多名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在当时已是很不简单的事了。后来我把这个现象写成一篇文章,叫《望盛河畔喜与忧》,在当年人民日报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获得了一等奖。这次回乡走访,让我刻骨铭心,至今仍记忆犹新,那些人那些事总也无法忘记。

    一个父亲见前后邻居家的孩子纷纷考上了大学,自己的孩子却松松垮垮,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老是上不去,多次教育仍不见效果,情急之下,这位父亲把10岁的孩子带到田头,挖了一担泥让孩子挑。孩子憋得脸红脖子粗,怎么也挑不动,十分无助,“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这时这位父亲教育孩子说:“种田苦吧?”孩子回答:

    “苦。”“知道苦就好,知道苦就好好念书。”孩子懂了父亲的苦心,一下子顿悟了,从此专心学习,一直到考上大学学习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名。要知道,孩子能够考上大学,父母付出了多少艰辛,这些年他的父母靠

    养猪、做小买卖,冬天卖香烟,春天卖树苗,夏天卖西瓜,秋天卖豆腐干,在走村串巷卖东西时还兼收鹅毛、鸭毛,不分白天黑夜地奔波。也许这就是梅塘人的一种精神,一种韧性,是这种精神和韧性让他们得到了回报。

    三如今,梅塘这个名字已渐行渐远,她最

    终也许只能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一代人两代人过后,或将只在历史的谱册中才能找到她的名字。但这里所沉淀的精神和人本文化,不能因为自然村落的消失而失传。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吧!群居社会最终形成的那些默契和独特的人文现象,不是一代人或两代人就能够造就出来的,它需要多年积累和长期积淀。世界是运动的,人们的迁徙也从未停歇,中国作为农耕文明的大国,几千年来,人们渴望、追求安定宜居的环境从未改变。历史前进的步伐谁也无法阻挡,每个人只有融进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每个人的乡愁不会相同,留住乡愁,留住心中的那份美好是共同的。让乡村的记忆在社会的发展中永续下来,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聪明的领导者,在主政一方时,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努力工作和追求的目标,政绩才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的家乡盐城市委、建湖县委领导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他们在江苏省委的指导下,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针对农村发展中长期遗留的一些问题,想方设法,破解难题,统筹城乡建设,在充分吸取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亲力亲为精心谋划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并找到一条最适合本地农村发展和乡居文化的好路子,让老百姓在乡村的记忆中,不忘传统,不丢特色,来提升生活的品质。

    眼前的一切,让我这个也算见过世面的人,在没有经过眼见为实之前是难以想象的,不得不佩服当地领导,他们带着责任、带着情怀做工作,问计于民,服务于民。我所见的几个新建村,浑然天成,各具特色,每个村的文化主题不同,除保留原有一些村的乡情风貌,还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把水乡群居文化发挥到极致。难怪有人对我说,你的家乡现在建设得很美,应该把盐城和建湖的乡村建设经验好好宣传推广,这里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样板,应该让全国各地来学习。

    在一片片长满水稻和荷叶的绿浪中,一排排粉墙黛瓦的两三层楼群,错落有致,镶嵌在精心打造的绿色园区里,每个园区都依河而建,充满人文气息,每一处都是那么精致,恰到好处,一步一景一幅画,一草一木总相宜。在这里随处可见苏北水乡文化的历史积淀,丝毫也觉不出它是刚刚新建的小区。这与我在欧美最发达国家看到的景象几乎没有区别,这样的“大手笔”,着实让我兴奋不已。好奇心让我走进一些农家,在和乡亲们聊天时,从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里,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幸福指数和感恩之情。他们告诉我,“如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这么美好,多亏了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关心关爱。”他们还告诉我,“盐城和建湖的领导都曾悄悄来到我们村子里待了半天,走访不少家,对我们的生活、小区选址、房屋的样式、房间的结构、每一套住房的功能都了解询问,他们是带着感情在为乡亲们做事,没有他们的用心,我们哪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每家每户过得这样幸福!”“你看看我们家漂亮吧,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城里人都羡慕!”

    本来我对儿时乡村的消失,还有几分遗憾和惆怅,如今现场目睹了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多了几分欣慰。我原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梅塘的烟雨已经飘洒在每一个新建的农村小区中,我那不尽的乡愁,如今在建湖随处可以找到。那个属于梅塘的往事,虽然正离我们远去,可这千百年来形成的乡村文化习俗和血脉正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